“首件不過,夜班白干”——在SMT貼片廠,首件良率每提高1%,后續返修、報廢、客訴成本呈指數級下降。而決定首件能否一次過關的“第一關”,就是鋼網制作與錫膏印刷。1943科技用工廠一線視角,把“鋼板怎么開、錫膏怎么印、參數怎么定、缺陷怎么防”拆成可落地的4×4實操矩陣,方便工藝、品質、生產快速對照執行,也幫助采購、研發、客戶明白“為什么SMT報價里鋼網費不能省”。
一、鋼網制作:不是“開孔”那么簡單
-
基材與工藝
• 0.1–0.18 mm激光切割+電拋光,孔壁粗糙度≤0.8 μm,0201/0.4 mm pitch BGA必選。
• 階梯鋼網(Step Stencil)局部加厚/減薄,解決“大焊盤少錫、小焊盤多錫”矛盾。
• 納米涂層可降低30%脫模阻力,0.3 mm以下開孔必上,提升錫膏轉移率≥90%。 -
開孔設計“三補三避”
補:面積+10%~15%、長邊+0.03 mm、圓弧倒角15°喇叭口,減少堵塞與拉尖。
避:避走線、避Mark點、避相鄰高件,防止印刷干涉與網底殘錫。 -
張力與壽命管理
張力≥35 N/cm²,四角落差≤2 N;每5000次印刷或張力<28 N/cm²強制報廢,避免虛焊、連錫。 -
來料檢驗“三拍”
拍鋼板——測厚度、孔徑、張力;拍涂層——測接觸角;拍GERBER——CAM比對原始檔,5 min完成,杜絕“開錯孔”這種低級失誤。

二、錫膏印刷:把“第一滴”印成標準件
-
錫膏選型
• 4號粉(20–38 μm)用于0.4 mm pitch;5號粉(15–25 μm)用于0.3 mm pitch以下。
• 觸變指數0.45–0.55,塌陷距離<0.2 mm,保證脫模邊緣齊整。 -
儲存與回溫
恒溫柜5–10 ℃、≤60%RH;回溫4 h以上,禁止暴力加熱;攪拌1 min(機攪)/3 min(手攪),金屬含量差≤±1%。 -
印刷參數“4+2”基準
刮刀:60°鋼刮刀,硬度≥60 HRC;壓力:0.02–0.03 kg/cm;速度:10–20 mm/s;脫模:速度≤1 mm/s,距離2–3 mm。
環境:23±2 ℃、45–60%RH;每2 h網底擦拭+真空吸塵,防止錫膏干涸堵孔。 -
SPI閉環
3D SPI首片全板、量產每10片抽1片;厚度公差±15%,體積80–120%,偏移≤±15 μm;超差自動停線,調參后再開,避免“帶著缺陷跑”。

三、首件驗證:把“隱形缺陷”攔在爐前
-
四檢聯動
SPI→AOI→X-Ray→爐前目檢;數據上傳MES,與鋼網編號、錫膏批次、刮刀壓力綁定,實現“一板一檔”。 -
缺陷速查表
少錫→優先查鋼網堵孔/脫模速度;多錫→優先查開孔補償/刮刀壓力;橋連→優先查孔距/錫粉粒徑;拉尖→優先查脫模距離/環境濕度。 -
快速DOE
當缺陷率>1%時,用L9正交表3因子3水平(壓力/速度/距離)30 min完成實驗,鎖定主因,現場改參數,2小時內關閉問題。

四、量產守護:讓“首件”復制成“件件”
-
鋼網“身份證”
激光二維碼+RFID雙標簽,掃碼自動調出印刷程序,防錯版、防混料。 -
錫膏“先進先出”
電子稱重+顏色管理,紅/黃/綠三色警示剩余量≤20%自動補料,杜絕“新舊混用”。 -
兩小時巡檢
IPQC每2 h抽檢5片,對比首件SPI數據,厚度CPK≥1.33,偏移CPK≥1.67,低于門檻立即停線復盤。 -
月度鋼網“體檢”
光學投影儀測孔徑+張力計四角測試+掃描電鏡看涂層磨損,數據入檔,預測壽命,提前備網,避免“晚上爆網停線”。
五、客戶收益:看得見的ROI
- • 首件良率提升3% → 返修工時下降50%,單批次節省0.5人天;
- • 鋼網壽命延長20% → 單項目節省鋼網費800–1200元;
- • SPI閉環攔截率98% → 爐后AOI不良率從800 ppm降至200 ppm,客訴下降70%。
結語
在1943科技,我們把鋼網當“模具”管理,把錫膏當“芯片”管控,把印刷當“核心工序”而不是“輔助工站”。只有把第一塊鋼板開好、第一滴錫膏印好,SMT首件才能一次做對,后續量產才能“復制粘貼”。如果你正被“首件不過、返工熬夜”困擾,歡迎帶著GERBER和BOM來找我們,讓首件良率從“靠運氣”變成“可預測”。






2024-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