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TG(玻璃化轉變溫度)板材因其耐高溫、低熱膨脹系數等特性,已成為無鉛焊接工藝和高端電子產品的核心材料。然而,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對SMT貼片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溫度與壓力參數的精準控制直接影響產品良率。1943科技基于行業實踐與工藝標準,分享高TG板材SMT貼片中的關鍵參數設置要點。
一、高TG板材特性與工藝挑戰
高TG板材的TG值通常在170℃以上,部分高端材料可達200℃以上,其核心特性包括:
- 高熱穩定性:適用于無鉛回流焊(峰值溫度可達260℃),但需避免壓合過程中樹脂分解;
- 低樹脂流動性:層壓時填充難度大,易出現空洞或分層;
- 高玻纖回彈力:導致層間應力積累,增加翹曲風險;
- 低熱膨脹系數(CTE):Z軸方向CTE低,但X/Y軸膨脹差異可能引發微裂紋。
這些特性要求SMT工藝必須優化溫度曲線、壓力分布及層壓參數,以平衡材料性能與制造可行性。

二、溫度參數設置:從存儲到回流的全程管控
1. 存儲與預處理溫度
- 錫膏管理:高TG板材需配合高活性錫膏,存儲溫度嚴格控制在2-8℃,使用前需室溫回溫4小時,避免助焊劑活性衰減。
- 元件烘烤:
- 普通TRAY盤類IC:120℃烘烤8-12小時;
- BGA類元件:20-24小時烘烤以徹底去除水汽;
- PCB烘烤:非必要不烘烤,若需處理則按工藝要求執行,防止板面起泡。
2. 回流焊溫度曲線優化
高TG板材需匹配無鉛焊接工藝,溫度曲線需滿足以下要求:
- 預熱區:斜率1-3℃/s,升溫至140-150℃,確保助焊劑充分活化;
- 恒溫區:保持60-90秒,使元件與PCB熱平衡,減少熱應力;
- 回流區:
- 峰值溫度:根據元件類型分級控制:
- 普通貼裝點(<100點):235-240℃;
- 密集引腳IC/QFN/BGA(焊盤尺寸3-6mm):240-250℃;
- 大尺寸BGA(≥35mm×35mm)或多層板:250-255℃;
- 回流時間:217℃以上保持40-90秒,確保焊料完全熔合;
- 峰值溫度:根據元件類型分級控制:
- 冷卻區:斜率≤4℃/s,避免BGA焊點斷裂,大尺寸BGA建議采用熱風慢冷。

三、壓力參數設置:層壓與貼裝的精準協同
1. 層壓壓力曲線設計
高TG材料需采用多段壓力控制策略:
- 預壓階段:30-50 psi低壓,避免樹脂擠出過量;
- 主壓階段:80-100 psi高壓,促使樹脂填充內層銅箔紋理;
- 固化階段:保持穩定壓力,補償樹脂收縮,防止玻纖回彈導致剝離。
關鍵點:壓力與溫度需同步調整,在樹脂最低粘度點(TG±10℃)施加最大壓力,確保填充效果。
2. SMT貼裝壓力控制
貼片機吸嘴壓力需結合元件類型與PCB厚度優化:
- 通用范圍:0.5-2.0N,壓力不足易虛焊,過高則壓損BGA球徑;
- 精密元件:0.3mm間距BGA建議采用0.8-1.2N壓力,配合納米涂層鋼網降低脫模殘留;
- 厚板適配:PCB厚度≥2mm時,壓力上調至1.5-2.0N,同時降低貼裝速度至標定值的80%。

四、環境與設備協同:構建穩定制造系統
- 車間溫濕度管控:
- 溫度:23±3℃,防止錫膏助焊劑揮發或流動性下降;
- 濕度:40%-60%,避免靜電產生及元件氧化。
- 設備精度要求:
- 回流焊熱板溫差≤±2℃,確保溫度均勻性;
- 貼片機定位精度≤±30μm,滿足0.3mm間距元件貼裝需求;
- 鋼網清洗頻率:每10次印刷后干洗一次,每50次后濕洗,防止錫膏殘留堵塞開孔。
五、持續優化:數據驅動的工藝迭代
- SPC監控:建立CPK(制程能力指數)體系,實時監測峰值溫度、貼裝壓力等關鍵參數,確保CPK≥1.33;
- DOE實驗設計:通過正交試驗優化溫度曲線與壓力組合,例如對比不同升溫速率(1.0℃/s vs 1.5℃/s)對層間空洞的影響;
- 失效分析:對焊接不良品進行X-Ray檢測與切片分析,定位參數偏差根源(如分離速度過快導致錫膏塌陷)。
結語
高TG板材的SMT貼片工藝是溫度、壓力與材料特性的深度博弈。通過科學設置參數、構建穩定環境、依托數據迭代,可顯著提升高端電子產品的制造良率與可靠性。1943科技始終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從材料選型到工藝落地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在5G、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等領域搶占技術制高點。






2024-04-26
